常州市新北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評優課、基本功比賽方案
(2020年8月修訂)
一、 指導思想
配合省市評優課、基本功比賽選手的選拔,調動廣大教師主動學習、勇于實踐、不斷自我提高的積極性,促進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實現課堂轉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斷豐富比賽內容,不斷創新比賽形式,整體提升全體教師的教學素養,達到以賽促訓的目的。
二、 參賽對象
1、基本功:全區初中、小學、幼兒園(含民辦學校)45周歲(含45周歲)以下的專任教師(含在編及聘用制教師),年齡超過45歲的教師可自愿參加。高中教師直接參加教科院組織的市區基本功比賽。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的學科可根據學科特點適當調整工作年限和年齡要求,具體見各學科通知。
2、評優課: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含民辦學校)的專任教師(含在編及聘用制教師)。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的學科可根據學科特點適當調整工作年限和年齡要求,具體見各學科通知。
三、 比賽學科和時間
1、學科
基本功:初中、小學、幼兒園所有學科
評優課:中小學、幼兒園所有學科
比賽學科原則上與省市設置的比賽學科一致。
2、時間安排
基本功:原則上每3年一次,結合省市有關比賽情況作相應安排,一般在市基本功比賽前一個學期組織。
評優課:原則上每2年一次,結合省市有關比賽情況作相應安排,一般在市評優課比賽前一個學期組織。
四、比賽內容
1、基本功:根據省市基本功比賽內容而定,一般分兩項內容:(一)通用技能(60%):粉筆字,權重5%;即興演講,權重5%;教學設計與課件制作,權重為15%;課堂教學,權重35%。(二)專業技能(40%):教育教學專業知識紙筆測試,權重20%;學科專業技能,權重20%。幼兒園、音體美信息技術等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的學科可根據學科特點適當調整技能比賽內容和權重。各學科比賽流程可根據參賽人數和學科特點自行安排,具體比賽辦法按各學科通知執行。
2、評優課:根據各學科報名人數一般分兩輪比賽:(1)模擬課堂(或說課);(2)課堂教學。報名人數較多的可以增加教學設計評選環節;報名人數不足8人的視情況可直接進行課堂教學比賽。比賽具體辦法按各學科通知執行?!?/span>
五、評比辦法
1、校級比賽:由學校先開展校級評比,加強對教師的全員培訓,并根據教師發展中心名額分配進行擇優推薦。
2、區級比賽:由區教師發展中心聘請3名區外學科專家組成評委組進行評審,各評委依據評比方案和參考標準自主評分,區學科教研員根據專家評委的意見匯總評審結果報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審核同意后進行公示。其中,基本功比賽通用技能項目權重為60%,專業技能項目權重為40%。各比賽項目均按百分制評出原始分,選手的每項原始分乘以該項目的權重,累加后即為該選手所得總分?;竟Ρ荣悈①惾藬递^多的,采取每輪淘汰制,最后一輪選手按每輪得分根據權重匯總的總分排序。評優課比賽采用每輪淘汰制。
六、獎項設置
評優課和基本功比賽設置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名。原則上超大規模的學科(教師數1000人以上)設一等獎12—16人,二等獎25—30人,三等獎40名;規模較大的學科設一等獎6—8人,二等獎10—15人,三等獎20名;中等規模學科設一等獎4—6人,二等獎6—8人,三等獎12名;規模較小學科設一等獎2—3人,二等獎3—5人,三等獎8名。具體獲獎人數各學科教研員可根據當年實際報名人數報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同意后作適當調整。
七、其他事項
1、各校要重視日常的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重視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與指導,重視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重視基本素養的提高,認真開展好校級教師評比、選拔、推薦工作。
2、各學科比賽時間、比賽內容及具體安排由各學科教研員另行通知。
3、根據市教科院的名額分配,獲得區級比賽一等獎前幾名教師代表我區參加市級及以上比賽;若獲獎教師年齡不滿足省市要求的,則依次順延;已經在大市范圍內獲過一等獎的,一般不再推薦參加市級比賽。
4、各學科教研員在每次比賽前做好詳細方案和經費預算,經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同意后實行。
5、其他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新北區教師發展中心
2020年8月18日